經過多年的江湖廝殺,如今國內互聯網圈已由巨頭公司們執牛耳。在這個產業食物鏈的頂端,BATMJ3這六把交椅是一字排開。其勢頭之盛,仿佛“只要他們吼上一吼,地球也得抖三抖”。
然而,就在海峽對岸,仍有寶島臺灣讓他們屢屢碰壁,歷經險阻。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BAT們的那些臺灣故事。
阿里:羈絆頗深
要說到阿里和臺灣的糾葛,那可深了去了。首先,馬云的幕后軍師,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原裝臺灣商界精英。他對于阿里的重要性,甚至都超過了諸葛亮之于蜀漢。其次,在馬云和孫正義之間,其實還有一個人至關重要,那便是雅虎創始人楊致遠,他正是臺灣人闖蕩硅谷的典范。(IT外包)
然而阿里與臺灣所建立的最深關系,還是通過淘寶來實現的。2010年,淘寶網正式入臺,電商的魅力迅速就讓臺灣網友們為之瘋狂。截至目前,淘寶臺灣注冊用戶已超100萬,他們在雙十一時的狂熱程度一點也不比大陸同胞差。此外,如今有近1/4的臺灣商戶在通過淘寶拿貨。于是,“淘寶會率先實現統一”便成為臺灣網絡上的熱門八卦,而大陸網友也對應喊出“用臺灣包郵來實現統一”。
看到這樣的相親相愛,有的人卻不大樂意了。今年3月份,就在馬云前腳剛離開不久,臺灣有關部門以“阿里刻意隱瞞陸資身份”為由欲對其施以處罰并要求撤出臺灣市場。這樣一來,“包郵統一”的未盡事業即將流產,馬云肯定不干;此外,臺灣的那些“敗家太太”也不會愿意目送阿里離臺的。所以,經過雙方的數次斡旋,阿里將按照規定重新設立臺灣子公司。危機告以解決,喜大普奔,“包郵萬歲”!
騰訊:因為微信太火了?
阿里剛剛從“撤臺危機”中走出來,騰訊卻又陷入到了這個泥潭里。與阿里情況不同,騰訊的臺灣子公司并未隱瞞“陸資身份”,他們被臺灣方面敲打是因為“在核準業務中未提及微信”。如果騰訊在目前這次審查中未能過關的話,他們將會被要求從臺灣撤資。
然而,騰訊入臺時微信其實都尚未誕生,所謂“未提及微信”無非是對方找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騰訊“撤臺危機”背后,其實就是因為微信的人氣火爆。據了解,微信在臺已有超600萬用戶,臺灣當局無疑對由此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存在憂慮。想想當初在臺灣大獲歡迎,卻又很快被“禮送出境”的Line,主動與官方合作才是騰訊讓微信繼續留臺的最佳途徑。(IT服務平臺)
百度:島上早有狼的傳說
與AT兩家不同,百度其實并未設立臺灣分公司在寶島開展具體業務。而廣大臺灣網友也更樂于使用本地化做得相當出色的雅虎和未閹割的原裝谷歌。但小內也曾聽說,在百度MP3的鼎盛時期,海峽對岸的網友們幾乎人人都用它來免費獲取音樂。國際化步伐不順的百度,其實完全可以先從港澳臺著手嘛。
小米:數據和隱私,雙門拍米
小米的樂視的撕逼,無疑是互聯網圈近期最勁爆的事件。作為當事方之一的小米,其實他們在保持飛速發展同時早已開始頻頻遭遇“成長的煩惱”。就在過去的2014年,小米便險些在臺灣兩度碰壁,吃足了苦頭。
去年7月底,臺灣公平委員會率先發難。他們經調查表示小米臺灣公司于2013年底先后舉辦3次針對臺灣用戶的紅米手機搶購活動,實際提供的資格數與公布的數據嚴重不符,并據此判定小米違反了公平交易法并處60萬新臺幣罰款(詳情參見鈦媒體報道《“紅米”因虛報銷量被罰60萬臺幣,成臺灣手機類產品受罰首例》)雖然小米在事后迅速發道歉微博,但回應卻酸味十足。他們竟解釋F碼也被計算在內,這樣其實就只少30臺而已。好個“只少30臺”,一切為發燒而生的小米竟如此傲嬌。
令人沒想到的是,上面還只是那個多事之秋的前奏曲。進入9月份,多國媒體都報道了有關MIUI網絡短信功能會導致用戶隱私的消息。由于涉及敏感的用戶隱私問題,上回“輕饒”了小米的臺灣有關部門決定進行深入調查。當時如果他們判定MIUI存在網絡安全威脅,則小米將會與Line一樣遭遇封殺。所幸臺灣監管部門最終“變臉”,小米躲過一劫。
對于小米這樣的成長型企業來說,想實現高速的發展的確需要通過一些“非常規手段”,因此必然會承擔很多風險。可畢竟出來混遲早得還,常在河邊走的小米哪有不濕鞋的道理呢。
京東:躺槍,純意外?
雖然京東也沒有開設臺灣分公司,但“東哥不在寶島,寶島卻已有哥的傳說”。同樣是在2014年,京東也和臺灣親密接觸了兩回。不過,他們似乎是純屬躺槍了。
去年3月份,京東做了一次名為“京東襯衫節”的男裝促銷活動。在這看似平常的事件背后,竟牽扯到了一樁跨越海峽兩岸的官司。臺灣明星林志穎以侵犯其肖像權為由,在同年5月份將京東告上了法庭,要求公開道歉并賠償損失65.5萬元。可詭異的是,這樁轟動性的官司卻很快就平息得無影無蹤。但小內發現到林志穎在那段時間深處各類爭議,又連續打了類似的好幾個無疾而終的官司,就明白京東恐怕是躺槍了。
半年之后,熱情的臺灣同胞又讓京東中了一槍。在一起由多地警方聯合偵破的跨國電信詐騙案中,臺灣籍犯罪分子通過假冒京東客服的方式騙取了大量用戶,金額達千萬元。據了解,詐騙犯對于受害者的購物記錄在內的用戶信息是了如指掌。一時間,京東用戶隱私泄露的消息被傳得沸沸揚揚。隨著案情的水落石出,用戶隱私泄露的源頭也被鎖定——部分人利用黑客技術“撞庫”盜去了包括京東、淘寶在內的多家電商用戶信息再轉手出賣。這伙臺灣騙子,只不過是買家之一而已。
不論是肖像侵權,還是隱私泄露,京東在躺槍的背后,自身管理監督存在缺失其實才是引發上述問題的真正根源。
360:還是那熟悉的味道
至于360的臺灣故事,那就要狗血得多了。2013年初,他們正式開拓臺灣市場,旗下系列產品一經推出便深獲臺灣網友們的好評。然而短短幾個月之后,他們就出事了。
同年7月份,長庚大學網絡組發現校內有許多IP會上傳ZIP壓縮文檔到360安全中心網站,并且學校的信息安全設備也檢測到360軟件存在竊取用戶隱私的行為。于是乎,一封“建議全校同仁與學生盡量移除相關軟件以維護系統安全”的公告隨之而出。對此,360方面卻未能迅速做出回應,以至于大陸網友都看不下去了,他們無奈感嘆“360宣傳溝通解釋工作做的太差了”。
不過,360多數時候出手還是挺快挺狠的。去年6月份,360針對臺灣市場的某些問題發表聲明稱:臺灣地區總代理商希悅資訊的渠道推廣商Avazu的下級渠道商新加坡Clixxsolutions存在惡意推廣存嚴重違規行為,決定取消其合作資質。小內讀完這段話舌頭都要打結了,這個頭銜超長的Clixxsolutions真是害死人。根據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是:Clixxsolutions模仿系統通知,虛假提示用戶手機存在安全隱患,誘導用戶進行應用下載。此情此景,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熟悉呢?反正小內覺得,“一切還是那個味道”。
除了上述巨頭,其實還有不少來自大陸的互聯網公司在臺灣實現了開花結果。堪稱逆襲顛覆的獵豹,前段時間就跑到臺灣去挖掘人才,設了一個什么億元人才基金。而當年曾名鎮三山五岳的PPStream,因能提供超多臺灣電視臺的網絡信號而被對岸的網友熱捧,他們甚至還以為PPS就是臺灣制造。(電腦維護外包)
隨著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繼續發展,除了巨頭之外,還有更多的大陸力量出現在寶島臺灣。至于“包郵統一”這樣的夢想,為什么不能有呢?
艾銻無限是國內領先IT外包服務商,專業為企業提供IT運維外包、電腦維護、網絡維護、網絡布線、辦公設備維護、服務器維護、數據備份恢復、門禁監控、網站建設等多項IT外包服務服務熱線:400-650-7820 聯系電話:010-62684652 咨詢QQ:1548853602 地址:北京海淀區海淀大街38號銀科大廈 用心服務每一天,為企業的發展提升更高的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
更多的IT外包信息盡在艾銻無限http://www.maosdadas.ne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