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銻知識 | “集群和負載均衡”在實戰當中的運用技巧
2020-02-10 18:22 作者:admin 瀏覽量:
迎戰疫情,艾銻無限用愛與您同行
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免費IT外包服務
這次的肺炎疫情對中國的中小企業將會是沉重的打擊,據釘釘和微信兩個辦公平臺數據統計現有2億左右的人在家遠程辦公,那么對于中小企業的員工來說不懂IT技術將會讓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和困難。
電腦不亮了怎么辦?系統藍屏如何處理?辦公室的電腦在家如何連接?網絡應該如何設置?VPN如何搭建?數據如何對接?服務器如何登錄?數據安全如何保證?數據如何存儲?視頻會議如何搭建?業務系統如何開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困擾著并非技術出身的您。
好消息是當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不用再為上述的問題而苦惱,您只需撥打艾銻無限的全國免費熱線電話:400 650 7820,就會有我們的遠程工程師為您解決遇到的問題,他們可以遠程幫您處理遇到的一些IT技術難題。
如遇到免費熱線占線,您還可以撥打我們的24小時值班經理電話:15601064618或技術經理的電話:13041036957,我們會在第一時間接聽您的來電,為您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讓您無論在家還是在企業都能無憂辦公。
那艾銻無限具體能為您的企業提供哪些服務呢?
艾銻無限始創于2005年,歷經15年服務了5000多家中小企業并保障了幾十萬臺設備的正常運轉,積累了豐富的企業IT緊急問題和特殊故障的解決經驗,制定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案。我們為您的企業提供的IT服務分為三大版塊:
第一版塊是保障性IT外包服務:如電腦設備運維,辦公設備運維,網絡設備運維,服務器運維等綜合性企業IT設備運維服務。
第二版塊是功能性互聯網外包服務:如網站開發外包,小程序開發外包,APP開發外包,電商平臺開發外包,業務系統的開發外包和后期的運維外包服務。
第三版塊是增值性云服務外包:如企業郵箱上云,企業網站上云,企業存儲上云,企業APP小程序上云,企業業務系統上云,阿里云產品等后續的云運維外包服務。
您要了解更多服務也可以登錄艾銻無限的官網:
www.bjitwx.com查看詳細說明,
在疫情期間,您企業遇到的任何困境只要找到艾銻無限,能免費為您提供服務的我們絕不收一分錢,我們全體艾銻人承諾此活動直到中國疫情結束,我們將這次活動稱為——春雷行動。
以下還有我們為您提供的一些技術資訊,以便可以幫助您更好的了解相關的IT知識,幫您渡過疫情中辦公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艾銻無限愿和中國中小企業一起共進退,因為我們相信萬物同體,能量合一,只要我們一起齊心協力,一定會成功。再一次祝福您和您的企業,戰勝疫情,您和您的企業一定行。
艾銻知識 | “集群和負載均衡”在實戰當中的運用技巧
在“高并發,海量數據,分布式,NoSql,云計算......”概念滿天飛的年代,相信不少朋友都聽說過甚至常與人提起“集群,負載均衡”等,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真正接觸到這些技術,也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理解了這些“聽起來很牛的”技術名詞。下面簡單解釋一下吧。
集群(Cluster)
所謂集群是指一組獨立的計算機系統構成的一個松耦合的多處理器系統,它們之間通過網絡實現進程間的通信。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內存進行消息傳送,實現分布式計算機。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讓若干臺計算機聯合起來工作(服務),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做備份。
負載均衡(Load Balance)
網絡的負載均衡是一種動態均衡技術,常見的實現方式是通過一些工具實時地分析數據包,掌握網絡中的數據流量狀況,把任務合理均衡地分配出去。這種技術基于現有網絡結構,提供了一種擴展服務器帶寬和增加服務器吞吐量的廉價有效的方法,加強了網絡數據處理能力,提高了網絡的靈活性和可用性。日常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負載均衡”,一個超市的收營員高峰期只能服務10位顧客,當做活動時有20位顧客需要服務的話可能就會排長隊,這樣購物體驗將會很差(就像客戶抱怨系統/網站訪問太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再招個營業員,重新開通一個出口。負載均衡的核心就是“分攤壓力”。
大規模集群,通常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高可靠性(HA)。
利用集群管理軟件,當主服務器故障時,備份服務器能夠自動接管主服務器的工作,并及時切換過去,以實現對用戶的不間斷服務。
(2)高性能計算(HP)。
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臺計算機的資源,實現復雜運算的并行處理,通常用于科學計算領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學分析等。
(3)負載平衡(LB)。
即把負載壓力根據某種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臺計算機上,以減輕主服務器的壓力,降低對主服務器的硬件和軟件要求。
當然,以上的這些特點,在某些適應場合下是需要同時具備的。常用的集群又分以下幾種:
load balance cluster (負載均衡集群)
一共有四兄弟開裁縫鋪,生意特別多,一個人做不下來,老是延誤工期,于是四個兄弟商量:老大接訂單, 三個兄弟來干活。 客戶多起來之后,老大根據一定的原則(policy) 根據三兄弟手上的工作量來分派新任務。
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高可用集群)
兩兄弟開早餐鋪,生意不大,但是每天早上7點到9點之間客戶很多并且不能中斷。為了保證2個小時內這個早餐鋪能夠保證持續提供服務,兩兄弟商量幾個方法:
方法一:平時老大做生意,老二這個時間段在家等候,一旦老大無法做生意了,老二就出來頂上,這個叫做 Active/Standby.(雙機熱備)
方法二:平時老大做生意,老二這個時候就在旁邊幫工,一旦老大無法做生意,老二就馬上頂上,這個叫做Active/Passive.(雙機雙工)
方法三:平時老大賣包子,老二也在旁邊賣豆漿,老大有問題,老二就又賣包子,又賣豆漿,老二不行了,老大就又賣包子,又賣豆漿.這個叫做Active/Active (dual Active)(雙機互備)
包子= application package, 互相照應叫做heartbeat, 頂替對方工作叫做 failover/takeover. 如果兩個兄弟突然都瞎了聾了,不知道現在對方到底是否正在干活,都認為自己要頂對方的工作,這個叫做brain-split, 然后需要第三者,比如他們的老爹來解決問題,這個叫做tier-breaker, 或者讓他們兩個的媳婦過來拉走其中一個,這個叫做fency。
high computing clustering (高性能計算集群)
10個兄弟一起做手工家具生意,一個客戶來找他們的老爹要求做一套非常復雜的仿古家具,一個人做也可以做,不過要做很久很久,為了1個星期就交出這一套家具,10個兄弟決定一起做。
老爹把這套家具的不同部分分開交給兒子們作,然后每個兒子都在做木制家具的加工,最后拼在一起叫貨.
老爹是scheduler任務調度器,兒子們是compute node. 他們做的工作叫做作業。
(其實,還有一種,分布式存儲相關的集群,應用于超大規模網站,云計算平臺等等。涉及點存儲方面的,這里就不介紹了)
嚴格來講,這些已經超過了一般開發人員的知識范疇了,想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并不太容易,有時候需要真正的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從運維人員和系統架構師的角度來看,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操作系統配置和管理的經驗,更要具備網絡協議、存儲等相關的知識(懂算法和底層的就更完美了)。從開發人員和軟件架構師的角度來看,需要考慮的重點又不同了。當然,遠遠不止我所提到的這些。現在的Web應用一般都比較依賴于基礎架構,而越來越脫離了”純軟件架構“的本質。集群不是萬能的,但有時候確實相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