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銻知識——以太網是什么
2020-04-14 17:33 作者:艾銻無限 瀏覽量:
以太網是一種
計算機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準制定了以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以太網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局域網技術,取代了其
他局域網技術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
以太網是現實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種計算機網絡。以太網有兩類:第一類是經典以太網,第二類是交換式以太網,使用了一種稱為
交換機的設備連接不同的計算機。經典以太網是以太網的原始形式,運行速度
從3~10 Mbps不等;而交換式以太網正是廣泛應用的以太網,可運行在100、1000和10000Mbps那樣的高速率,分別以快速以太網、千兆以太網和萬兆以太網的形式呈現。
以太網的標準拓撲結構為總線型拓撲,但目前的
快速以太網(100BASE-T、1000BASE-T標準)為了減少沖突,將能提高的網絡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集線器來進行網絡連接和組織。如此一來,以太
網的拓撲結構就成了星型;但在邏輯上,以太網仍然使用總線型拓撲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
tiple Access/Collision De
tec
TIon,即載波多重訪問/碰撞偵測)的總線技術。
以太網實現了網絡上無線電系統多個節點發送信息的想法,每個節點必須獲取
電纜或者信道的才能傳送信息,有時也叫作以太(Ether)。(這個名字來源于19世紀的物理學家假設的電磁輻射媒體-光以太。
后來的研究證明光以太不存在。) 每一個節點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
制造商分配給網卡的MAC地址,以保證以太網上所有節點能互相鑒別。由于以太網十分普遍,許多制造商把以太網卡直接集成進計算
機主板。
以太網怎么連接寬帶
電腦顯示以太網已連接,弄成寬帶連接方法:
1.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屬性-硬件-設備管理器。
2.看有沒有在“網絡
適配器”上有沒有打問號或嘆號的。
3.如果有就說明沒有裝網卡驅動,或者驅動異常,重新安裝即可。
4.展開“網絡適配器”之后在任意的一項上右單擊選更新驅動程序。
5.出來對話框選-“否,暫停不”然后再選-從列表或指定的位置安裝。
6.最后把安裝驅動盤放進光區就可以了。
電腦顯示寬帶已連接,就是上不了網,解決方法:
1.打開桌面“網絡”
2.點擊“
網絡共享中心”并打開
3.點擊“本地連接”
4.單擊“本地連接里”的“屬性”
5.雙擊“internet協議”打開
6.選擇“自動獲取IPV6地址”和“DNS服務器地址”
7.最后單擊“確定”即可。
以太網與寬帶區別有哪些
一、定義不同
以太網(
Ethernet)是一種
計算機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802.3標準制定了以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以太網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局域網技
術,取代了其他局域網標準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
寬帶連接在基本電子和電子通訊是描述續號或者是電子線路包含或者是能夠同時處理較寬的頻率范圍,它是一種相對的描述方式,頻率的范圍愈大,也就是頻寬愈高時,傳送資料相對增加。
二、原理不同
以太網實現了網絡上無線電系統多個節點發送信息的想法,每個節點必須獲取電纜或者信道的才能傳送信息,有時也叫作以太(Ether)。每一個節點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給網卡的MAC
地址,以保證以太網上所有節點能互相鑒別。由于以太網十分普遍,許多制造商把以太網卡直接集成進計算機主板。
傳統的電話線系統使用的是銅線的低頻部分(4kHz一下頻段)。而ADSL采用DMT(離散多
音頻)技術,將原來電話線路okHz到1.1MHz頻段劃分成256個頻寬為4.3khz的子頻帶。
其中,4khz以下頻段人用于傳送POTS(傳統電話業務),20KhZ到138K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上行信號,138KhZ到1.1MHZ的頻段用來傳送下行信號。DMT技術可以根據線路的情況調整在每個信道上所調制
的比特數,以便充分的地利用線路。
三、類型不同
各類以太網的差別僅在速率和配線。如:10Mbps以太網;100Mbps以太網(快速以太網);1Gbps以太網;10Gbps以太網;100Gbps以太網。
寬帶連接的區別是使用的技術不同,如:ADSL技術是運行在原有普通電話線上的一種新的高速寬帶技術,它利用現有的一對電話銅線,為用戶提供上、下行非對稱的傳輸速率(帶寬)。
DSL(DigitalSubscriberLine數字用戶環路)技術是基于普通電話線的寬帶接入技術,它在同一銅線上分別傳送數據和語音信號,數據信號并不通過
電話交換機設備,減輕了電話交換機的負載;并且不需要撥
號,一直在線,屬于專線上網方式。
FTTH指
光纖直通用戶家中,一般僅需要一至二條用戶線,短期內經濟性欠佳,但卻是長遠的發展方向和最終的接入網解決方案。
有關更多IT知識請關注北京艾銻無限http://www.bjitwx.com/